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求学偶得

来源:求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与集市有关(第一个十年) 我做的第一个学术研究是关于四川的“场市”(即农村集市,是指导老师给我出的题目)。“场市”也许不是最重要的,为写这篇硕士论文,我读了四百多部

一、与集市有关(第一个十年)

我做的第一个学术研究是关于四川的“场市”(即农村集市,是指导老师给我出的题目)。“场市”也许不是最重要的,为写这篇硕士论文,我读了四百多部地方志,等于作了一次清代四川的“农村调查”。这为以后的学业打下了一块“基石”(通过它获得了一部分“史感”,也不那么“漂浮”了,这对一个初学者是很重要的)。

这篇论文在学术上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它触及了一个理论上的重大论点,即中国传统经济的“自给自足说”。这在当时可是非同小可,多亏答辩委员会主席郑昌淦教授“包庇”了我;此外在陈述观点时也要讲究策略,如说: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不是农户或者村落,而是围绕着场市展开的“场市区域”,更深入的话就不好多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参见《清代中叶四川农村的场市和它的经济地位》,《未定稿》1982年第11期;《乾嘉时期四川的场市、场市网及其功能》,《清史研究集》第3辑等)。慢慢我才发现,过去中国历史的许多“结论”,多是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先的。

其后经过众多学者多年的努力,中国传统经济的“性质”,才被重新定义为一种“市场经济”(虽然这一概念还需加以若干的规范和说明),而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说”(罗威廉在《救世》中就此写道:高的这个解释非常用心)。学界认识到,当日中国农业的商品率虽然不高,农民却高度依赖市场,依靠着密集的市集组织和市场网络,决定他们生产和出售的种类及数量多少;也可以说,清代的经济增长全都与所谓“贸易”及“交换”有关。面对伴随人口增加的巨大需求,农村经济的发展(决非仅仅依赖“土地开垦”或“以粮为纲”),更多地是依靠粮食等初级产品之外的“多种经营”和“商品经济”(老一辈学者如吴承明近日已坦承多种经营的极端重要)。若没有遍布各地的市集系统,集腋成裘、由近及远,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也不可能达致地区间比较优势的出现(如棉花棉织品与粮食等初级产品之间的交换)。

对于施坚雅()和他的有关研究,那时国内还不怎么知道。1980年秋,一个空前庞大的美国史学代表团访问了中国。彼此之间学术规范、学术语言,在在不同,也出现了不少误解(包括对他的集市“六角型”模型)。1987年访美期间,我在斯坦福大学会见施坚雅教授,还一起就这些问题交换了意见。经过一番国际交流之后,我们也才发现,在近代以来国家权力下沉的过程中,无论是民国的“乡”,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公社”,都是建立在前代的“集市范围”上的(以便把几个村庄连在一起)。

《中国社会科学》的资深编辑和农村问题专家何燕凌先生,似乎喜欢我这篇关于四川场市的文字,几次问我,为何没有收入小书《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也许,人们自己也不容易把握他的研究到底有什么意义。

“市集”与“宗族”都是为外国人“发现”,然后“出口转内销”的中国“史实”,类似的可能还有“宗教”等。从那以后,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中国人除了生活在一些为人所熟知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中,可能还处于某些很少为人意识的“圈域”里,如“市场圈”“信仰圈”等等。同时,他们还享有充分的“自由”,也许正是这种自由,常常使他们“忘乎所以”?

二、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

“十八世纪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是我毕业后自己选择的第一个研究题目。得益于“农村组”非正式的小规模学术交流(记得是在志华家里,不知怎么就有了这一念)。

1982年秋,我把文章初稿递交北戴河第一届清史讨论会,同时送农村组。当时小组正准备下乡调查(题目是“包产到户以后的政策走向”),“带头大哥”决定将这篇文稿打印若干份,送中央书记处(参见:《十八世纪中国人口的增长和清政府的农业经济对策》,《未定稿》1982年第32期;《康雍乾时期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对策》,《农业经济情况》1982年第11期;《康雍乾时期的人口增长和政府政策》,《农村·经济·社会》第2卷)。

所谓“经济发展”,意指历史上经济“恢复时期”之后的“和平发展时期”,讨论这一时期的传统政策,在以前大约还没有过(为此我获得美国路思基金的赞助)。

当时这一研究还缺少粮政和工业两个部分, 为以后所补足, 因此能在1985年对魏斐德()说:我已“画了一个圆”(参见《关于清代的江苏经济》,《清史研究集》第8集;《棉业历史与清代农村经济结构》,《清史研究》1997∶4;《一个未完结的尝试——清代乾隆时期的粮政和粮食问题》,《九州学刊》1988春季号)。最后终于形成小书《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它本属于东方历史学术文库94年系列,因编辑的异见而被推迟一年出版;又于2005年更名为《活着的传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


文章来源:《求学》 网址: http://www.qxzzs.cn/qikandaodu/2020/0717/393.html



上一篇:五征为贫困学子照亮求学之路
下一篇:我能给你的不过是温柔

求学投稿 | 求学编辑部| 求学版面费 | 求学论文发表 | 求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求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