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玉屏映象

来源:求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参加户外爬山活动已有几年时间,唯那次屏风山之行,每每忆起,依旧动容。 屏风山,也叫玉屏山,海拔1061米,顾名思义,因一块酷似“屏风”的30多米高天然巨石耸立山中而得,登顶

参加户外爬山活动已有几年时间,唯那次屏风山之行,每每忆起,依旧动容。

屏风山,也叫玉屏山,海拔1061米,顾名思义,因一块酷似“屏风”的30多米高天然巨石耸立山中而得,登顶远眺,仿若置身山水画卷。此行是儿子随我参加的第三次户外活动,一周后,他将远渡大洋彼岸求学。

由于连绵几天的细雨,屏风山更显丰姿绰约,风从山间徐徐吹来,浓郁着花草清香,大有人未至心已醉之感。一下车,儿子的视线便被一片翠绿色樱桃般大小的果子吸引了。他更对这红彤彤的果子产生了兴趣。其实这果子我略知一二。这是一种名曰五味子的中草药,常见于东北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可生用、泡水、煲汤、煮粥等,也可入药,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等功效……但为了锻炼他既将开始的独立生活,我故意装作不知,并鼓励他主动向当地看园子的老乡请教,看到他谦虚求知的态度,一种愉悦伴着安心在心底滋生。求得答案的儿子,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随后又在手机百度上做进一步的理论了解。我没有吃过五味子,味蕾上也不得知它的皮肉甘酸、核甲辛苦、都有咸味,然心中滋味却五味杂陈。

山中不乏参天大树,翠盖如云,一些不知名的闲花野草,姿态各异的蘑菇等菌类植物在雨后湿润的环境下蓬勃生长,脚步踏过,柔软而踏实。我们就这样一边呼吸着身居闹市难得的清新空气一边欣赏着原生态自然景观,途中还偶遇了一伙来自韩国的登山队伍,儿子主动地用英语和他们打着招呼,并深有感触道:这种亲近自然愉悦身心的户外活动不分国籍,边说还边回过头冲我眨了眨眼睛,竖起了大拇指,我知道儿子希望他走后,让我坚持下去。越往深处走,山中的湿气越大,个别背光裸露的地面不但泥泞还湿滑,每遇有较险峻的路段,儿子不由自主地走到我的前面,提醒我小心的同时,还要回过身来牵着我的手,似乎这样他才觉稳妥。殊不知,我更加担心他,这种担心不仅仅于眼前的“翻山越岭”,更担心他不久将离开我们独在异国他乡的学习与生活!看到被儿子紧紧牵着的手,让我想到了父亲,从牵着我的手到被我搀扶的手……时间的长河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将孩子与父母在前行路上交换了位置……

忽然,前方一棵如藤蔓状的枝条从高高的柞树杆上垂下来拦住了我们,迟疑时,同行的驴友发现这种“藤“树下散落着很多圆圆的似青枣般大小的绿色果子,她确认后,告诉我们是一种可食用野果子,又叫圆枣子,也有说法叫小弥猴桃,此时领队也停了下来指着手中的GPS轨迹说我们已走过近三分之一行程,可以休息片刻了,大家便就此小憩,品偿起被称作小弥猴桃的野果子来,又渴又累的我与儿子顺势从树上摘下果子就扔进了嘴里,哇!一股酸涩瞬时从舌尖两端向口腔内蔓延,口水与泪水顿时涌出,同行的驴友看到我们的囧态大笑着说,要挑软的熟透的吃哦,那样才酸甜可口,看到同样囧态的儿子,快乐与幸福的滋味霎时溢满心间,仿佛回到与儿子一起诵读“望梅止渴”故事时的童年画面中。

有人说:生命是一趟旅程,每个人都在途中,沿途皆风景。正如眼前,层林深处,一棵棵形状迥异的树木或依山势、或扎根岩石缝隙、或跋涉山坡谷底,然而无论何种生存环境下,它们都以昂扬挺拔的姿态尽显对生命的追求……眼前这棵,它们显然来自两个不同的品种根系,但岁月的风霜却让它们紧紧地相依:我用坚强的臂膀助你向上再向上,你以柔情慰我相生,旁边这颗,竟栖居在岩石之上,遒劲的根系紧紧攀着石头向四面八方伸入泥土,石无语,我心震撼,因它像极了母爱对于生命无私的承载与奉献,不想说这是怎样的一种执着与隐忍,唯叹在这儿,山不是水的故事,云也不是风的故事,这是自然界中生命对生命延续的支撑与护佑……妈,你快来看这些树,树干上都是大“眼睛”是不是我们课本所说的桦树?我寻着儿子的声音望去,原来这是一小片次生白桦林,因棵数较少且分散,与众多树种混生并不显出众,但桦树杆醒目的特征还是让它显得与众不同,借此机会,我做起了科普:此山为长白山余脉,山内树木蓊郁,品种繁多,有核桃楸、桦树、松树、柞树、冷杉、槐树等诸多珍贵树种,并就近将自己所认识的一些树种一一介绍,儿子边听边拿出手机拍照,同时不忘将我的“现场教学”一同记录,并说回去后还要验证我的知识水准,我虽有些气,但儿子的求实态度还是令我欣慰。

也许,生命中本真的情感有时也会被自然之情景演绎,眼前这颗滴“泪”的树,我权以当时的心情而称呼……我不知晓这是一颗什么样的虫卵,如鸡蛋般大小似泪珠般挂在桦树的“眼”下,我虔诚地相信这是万千世态中一种心灵感应的回眸,当我拿起相机调整角度时,同行的儿子疑惑地望着我,我想他不会懂我此时的心情,唯任酸涩的感觉在鼻翼中发酵……


文章来源:《求学》 网址: http://www.qxzzs.cn/qikandaodu/2020/0806/475.html



上一篇:艰难求学路
下一篇:求学那些年

求学投稿 | 求学编辑部| 求学版面费 | 求学论文发表 | 求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求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