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求学(教学教研版)》投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征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刊物[06/29]
学《大学》 思己 思社会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选题背景儒家思想已经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虽然其发展过程起伏跌宕,历经先秦、汉唐、宋明等阶段,但在中国人(主要是汉民族)的内心深处仍旧保留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
一、选题背景 儒家思想已经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虽然其发展过程起伏跌宕,历经先秦、汉唐、宋明等阶段,但在中国人(主要是汉民族)的内心深处仍旧保留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自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中国思想界文化界大受震荡。至近年来,西方思想对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影响,愈益加深。本文通过对《大学》的学习,思考社会和人,相信会对当前的社会现状和个人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二、主要内容 1.由《大学》思考社会的变迁 (1)金钱观的变化是内在因素 谈及社会,人们往往想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两大必备因素。物质解决了衣食住行,精神解决了秩序和信仰。物质在人类社会就是钱,就是人们的金钱观问题。而精神对社会而言,就是道德秩序问题。 在人们的金钱观方面,毋庸置疑,当代社会可谓处处物质至上,物欲横流。曾经在媒体上听到一位专家如此评判:“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被西方中心主义怂恿的消费主义社会。”这位专家认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来无可厚非,但由西方传入的消费主义却促使人们去追求 “非礼之财、非义之财”[4]。也许会有人持反对的观点,但无法否认,中国人对“财”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古时的讳言“财”,“视钱财如粪土”、“孔方兄”、“铜臭”等对“财”的恨大于爱以及对爱财之人、爱财之举的嘲讽,到现如今的“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甚至有一些大商人成为全民偶像,这一切都说明“财”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十分重要。 《大学》一文中提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虽然这是对统治者以德治国的要求,但又何尝不是对个人重德轻财的提倡呢?所以古时中国人重德、重功,轻财、轻商。孔子言“贤哉回也”,即使是商鞅变法,也是以军功划分社会地位,更别说几千年来选拔人才时对德的重视,大商人可以“捐官”,但徒有虚名,并无实权,当时财在传统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西方则不同,他们很早就开始保护私有财产,上至政府下至人民,无不尊崇“重商主义”,也由此形成了一整套符合西方人 “爱财”行为的思想与规范。再看看当前社会,是否可以认为西方“爱财”思想对今日国人思想的影响负有重大责任呢? (2)社会环境变迁是外在因素 思想方面的影响自然不容忽视,但外在环境因素也是一大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我国的经济水平迅速提高,然而,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完善的思想与道德规范建设却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预期。国人只接受了西方“爱财”的思想,却没有形成“取之有道”的规范。换言之,西方社会拥有较为完善的建立在契约下的自由,而我们的社会则逐渐“自由”,却无“契约”。 那么为何无“契约”呢?其实传统中国是有契约的。首先,商鞅变法的“徙木立信”就是法家的契约思想,但其建立在政府这个强力机构下的,政府与百姓,百姓与百姓之间靠着赏与罚来达成一种契约,这类似西方的契约,不同之处是,两者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完全不同。此外,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中更重要也更广泛的是儒家的契约思想。《大学》中讲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孟子“五伦”讲:“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中国的“契约”,塑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秩序。但近代以来由于遭受列强侵略,西学东渐,儒家思想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成了批判对象,成为旧时代的“糟粕”,人人谈“儒”色变,却对新思想津津乐道,殊不知儒家思想已经为中国社会量身打造了一套社会规范,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社会秩序,却被强行打破,而所接受的新思想只是囫囵吞枣,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此,中国旧秩序在外力强行破坏下被打破,但完整的新秩序却因新思想的学习与贯彻的不到位而迟迟未形成,也就形成了如今的无“契约”。 那么如何形成“契约”呢?新思想(如目前的加强法治)的吸收自然不用多说,我们更需要重视运用儒家思想中的精华。我认为这需要国家在行政层面上提倡儒学,习礼学仁。当然,历史的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全球化无可避免,全球化的经济、全球化的法治几乎是大势所趋,中国也在逐渐深化改革开放,在国家层面上实行礼治仁治在近期是不现实的,“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更具现实意义且更具操作性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寻求自身的改变,人人蓄力作出改变,进而促成社会秩序的重塑。这在一定意义上或许可谓“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2.由《大学》 思考为人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子也曾言:“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所以人初为人,如何为人,《大学》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 《大学》的核心是三纲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前的条目即是“明明德”的范畴,“修身”后的条目为“新民”的范畴。古人将“新民”、“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目标,然而真正可操作的、可即刻付诸行动的却是修身,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1)我们需要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的内涵很丰富,从古至今都有思想家进行分析和研究。我认为其精髓在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现在我们却常常连“反一隅”都无法做到,而仅仅“举一隅”而安一隅,被动接受老师的言论和书本知识,却少有自己的深入思考,也就是只求“已知之理”,却并无“益穷之”。《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因此,我们与其要求或者期待他者的转变,不如转变自身,从自身做起,树立格物致知的信念,三省己身,不断纠正自己,“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无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时就需要诚意正心的态度了,这是修身在学习上的具体呈现。 (2)我们需要“诚意正心”与“格物致知”更强调“为学”不同,“诚意正心”则是对做人的要求,而后者中较为重要的在“慎独”。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交媒体不断兴起且不断更新,表面上看来,这种超越空间与时间的社交方式将我们的社交圈极致扩大,但事实上这种扩大是虚幻的,在这种情况下做到慎独就有很多阻碍。面对面地交流,对方表情、语气、动作等信息可以随时获取,虽说人心隔肚皮,但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这种交流还是十分坦诚的。而在社交媒体上的交流却不仅是“隔肚皮”了,更隔了整个互联网这个虚幻的空间。仅仅通过字符传达信息,且不是随时的,这种交流十分不完整。 (3)网络时代我们更需要“慎独” 在这种情况下,做到 “慎独”或者“诚意”就更加艰难,在目前网络占很大比重的社交中,“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压力较小,对“毋自欺”的要求却更高。这就需要我们依靠自觉“求诸己”,在网络空间中也应该坚守应有的道德底线。 那应该如何做到呢?我认为就使用社交媒体而言,就是不言虚妄之语,不言无凭之语。近年转发谣言引起的诸多风波大多都是虚妄之言、无凭之语。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占很大比重的生活中,不能因为无人追究,“十目”无所视,“十手”无所指,而肆意妄为,否则长此以往,虽脱离虚拟世界,但现实中之人已面目全非矣。故“毋自欺也”、“慎其独也”是今日之我们完整生活应当一以贯之的准则。 上面对慎独的理解,或许会有不合适的地方,但是显而易见的一点是,慎独在己,由人乎哉?不论怎么理解慎独,但总归一点,今日的慎独不需其他的种种方式和协力,只需要自己的踏实努力。 三、总结 在当前的社会,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信息,每时每刻也都在变化。坚定了“慎独”的信念,具体实现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推广而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在不断的变化中进行,变的是想法,不变的却是信念。这应该也是“学以成人”。 最后,摘录国学大师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以共勉:“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5]
文章来源:《求学》 网址: http://www.qxzzs.cn/qikandaodu/2020/0809/497.html
上一篇:求学事略——受教于冯其庸先生杂忆
下一篇:老舍:骚人无复旧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