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求学(教学教研版)》投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征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刊物[06/29]
央视当年报道的皮勒村“骑骆驼求学”,那里的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新闻回放 2011年,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骑骆驼求学记》《走基层·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节目,讲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乡皮里村(现称“皮勒村”)的40多名孩子骑着骆
■新闻回放
2011年,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骑骆驼求学记》《走基层·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节目,讲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乡皮里村(现称“皮勒村”)的40多名孩子骑着骆驼蹚过叶尔羌河,溜索道、攀悬崖,跋山涉水近200公里,用时两到三天到县城求学的故事。节目中险峻的山路、贫困的物质条件、孩子们不屈不挠的求学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里的路修好后,乡亲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变化?近日,本报记者前往皮勒村进行探访——
6月29日清晨,马尔洋乡皮勒村村委会大院,一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正在举行。国歌声响起,全村老少向国旗行注目礼。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格外鲜艳。
升旗仪式后,村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起舞。村委会门口的柏油路上,驶来几辆自驾游车辆。片刻,七八位游客陆续进入村委会大院,他们被欢快的音乐声和身穿塔吉克族服饰的村民们吸引,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录像。“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皮勒村的报道。这次到喀什后,有朋友推荐我来看看,果然变化很大,路很顺畅,不虚此行。”游客罗斌对记者说。
1
骑骆驼滑索道出村成历史
一桥飞架叶尔羌河
皮勒村四周环山,像是在一口碗的底部。村子距马尔洋乡政府51公里,距塔什库尔干县城186公里。出县城向东南方向,顺着狭长的山谷,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达坂,路过马尔洋乡政府,继续前行,便看到皮勒村的路牌,乌黑崭新的柏油路延伸至深山。路两边,一边是陡峭的悬崖,另一边是奔腾而下的叶尔羌河。
2011年,中央电视台报道皮勒村40多名孩子攀悬崖到县城求学的画面。
这条路,就是央视节目《骑骆驼求学记》中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也是游客罗斌一行到皮勒村的路。在当年的节目中,一名叫巴哈古丽·努斯热提的女孩和弟弟布热布里·努斯热提在妈妈和村干部的一路护送下,溜索道、骑骆驼过河,饿了啃干馕,渴了饮河水,晚上在牧民沙力木·努牙克家借住,第二天深夜才到达县城的寄宿制学校。
6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皮勒村,找到当年在节目中出现的村党支部书记库热西·阿不力地肯木。“路太难走,每年开春和秋季送孩子上学,我们都捏着一把汗,生怕有孩子掉河里。”库热西对那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因叶尔羌河水流湍急,村民、牦牛等被冲走的事以前时有发生。
库热西翻出当年的老照片。一张照片上,5名村民抬着一辆摩托车蹚过叶尔羌河,水深至大腿处。怕水没过摩托车油箱,他们用两根比胳膊还粗的木棍分别穿过前后车轮,把摩托车抬过水面。“这条路让我们吃尽了苦头。”库热西感叹道。
那时,除了送村里孩子上学,库热西一年也就趁开会去一两次县城,而有些村民甚至一辈子没出过村。
后来,当地政府开始投入资金修路。2013年,从乡政府通往村里的50多公里砂石路修通了;2014年7月15日,皮勒村大桥竣工通车。库热西说,当时村里特意搞了个通车仪式,纪念这个皮勒村的“大事件”。
“路通了,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骑骆驼、溜索道了。一到开学,就有汽车来村里,把孩子们接走,娃娃们少吃些苦,我们也放心。”在离库热西家不远的巴哈古丽家,记者见到了巴哈古丽的妈妈阿努尔·沙吾扎特,她感慨地说。
虽然是砂石路,但汽车可以开进深山里的皮勒村,建材也可以运进村了。2016年起,村民们陆续搬出了土坯房、石头房,搬进了安居房。
2019年,平坦的柏油路通到了皮勒村,村民们走出大山的路更便捷了。目前,全村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40人,入学率100%。以前因道路难行或家庭贫困失学、辍学的现象再也没有了。
如今,巴哈古丽在县城当协警,弟弟布热布里参军入伍。当年和姐弟俩一起骑骆驼求学的孩子,很多都走出了大山:库热西的儿子木布拉克夏在库尔勒市一家驾校当教练,沙力木的儿子卡地尔艾孜木在陕西省读大学……
现在,巴哈古丽经常会回家看望父母。从县城到村里,原来她骑骆驼求学时需要走两三天的路,现在4个小时就到了。
记者进村时,在皮勒村村口的叶尔羌河面上,看到两道溜索,那是以前村民出村的必经之路。如今,溜索依然在,但它已完成使命,成为历史的见证。距它不远处,总投资1133万元、全长207米的皮勒村大桥横跨叶尔羌河,连通了皮勒村通往外界的道路,铺就了村民走向幸福生活的坦途。
文章来源:《求学》 网址: http://www.qxzzs.cn/zonghexinwen/2020/072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