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求学(教学教研版)》投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征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刊物[06/29]
求学路上的“掌灯人”:十年为少数民族学子点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学生在演奏。受访者提供 中新网金华8月1日电(记者 奚金燕 实习生 祝思琪)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束光,穿透黑暗、驱散阴霾,指向光明。对于浙江永康堰头小学三百名少数民族学生来
学生在演奏。受访者提供
中新网金华8月1日电(记者 奚金燕 实习生 祝思琪)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束光,穿透黑暗、驱散阴霾,指向光明。对于浙江永康堰头小学三百名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校长马兰珍就是照进生命里的一束光。
十年来,马兰珍每天都乘坐公交和学生一起上下学,以心交心叩开了孩子们封闭敏感的心扉;十年间,马兰珍持续推进民族融合教育,让学校成为了呵护孩子们成长进步的多民族大家庭。
在温暖的“第二故乡”,马兰珍用真心和激情点燃一盏盏心灯,照亮孩子们未来的路。曾经“和而不融”的孩子们如今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在携手同心奔小康道路上,写下了别样的民族团结故事。
以心交心以情动人
每个走进堰头小学的人,都会被这里绚丽的少数民族风采吸引,300米的民族文化墙、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优美舒缓的民族操……谁能想到十年前,这里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乡村学校。
“那时候,学校师资匮乏,教学质量也不理想……”回忆起2010年8月初来的场景,马兰珍记忆犹新。
地处浙中的永康有54.5万外来建设者,其中少数民族超过12.9万人,随迁子女在当地借读的已超过4万人。堰头小学就是一所典型的输入性少数民族学校,共有少数民族学生319人。如何让这些“流动花朵”在异地他乡健康成长,是全面小康道路上必解的难题。
到校上任后,马兰珍发现,由于风土人情的迥异以及语言障碍,孩子们大多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每个孩子学习基础也不一样,“有的新转入学生,四年级了普通话还不会说,英语课基本没上过。”
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马兰珍没少费心思。从到校的第一天起,马兰珍就一直坚持坐公交车上下班,“有时候我会提早两站下车,跟学生边走边聊。”就这样,马兰珍渐渐成为了孩子们的知心人。
在课堂上,马兰珍根据学生的起点,量身定制了“小步子教学法”。学校老师们放慢步调,将课时目标进行细分,根据不同学生的起点设计教案和学案,更加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互动,慢慢将一个个懵懂的山里娃引入了知识殿堂。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56个民族,56朵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有着“这么多不同”的孩子汇聚在一起,如何让他们彼此认同、接纳、交融是马兰珍思索的更深层次问题。
2011年,经过反复思索,马兰珍决定试行“融合教育”,希望以此推动“民族融合、家校融合、师生融合、生生融合”。
为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马兰珍精心设计了“一墙一廊一窗一操”:在操场四周绘制了一条长达300余米的民族文化墙,展示56个民族风情特色;在餐厅布置了一条“舌尖上的民族美食”文化长廊、一排民族文化宣传窗;并将藏族、白族等6个民族的经典舞蹈融合编排成“民族操”。
“用民族操取代传统的广播操以后,孩子们都很开心。”马兰珍说,“民族特色音乐是他们最亲切的声音,能够让他们真正地放松下来。”
为了帮助孩子们打开更广阔的天地,马兰珍别出心裁地开发了“民族村”拓展性课程,成立了“七彩民族合唱团”“民族舞蹈团”“葫芦丝民族乐器团”等五个民族艺术团,每年定期举办民族文化周主题活动。学生也在各类省级和全国比赛中屡获佳绩,大放异彩。
转变悄然发生。2010年时,堰头小学毕业的外地学生基本上都只能回老家,如今几乎都留在了永康继续求学。从不愿来到舍不得走,少数民族花朵在异地他乡逐渐绽放出光彩。
多方合力汇聚暖流
对马兰珍来说,坚守在堰头小学的十年光阴,如指间流沙,走得飞快,但有一些瞬间永恒难忘,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来自贵州土家族的学生黄薇开口喊“妈妈”的霎那。
此前,她没有想到,一声“妈妈”,让黄薇的父母足足等了十年。黄薇父母直到孩子七岁才将她从老家接到身边。陌生的环境和亲情让黄薇十分不安,一直沉默少言。
文章来源:《求学》 网址: http://www.qxzzs.cn/zonghexinwen/2020/080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