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求学(教学教研版)》投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征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刊物[06/29]
派基层官吏去京城求学,文翁如何筹集学费?“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文翁小时候十分好学,但是家境贫寒,只能靠砍柴为生。尽管是平民子弟出身,文翁一直藏有一飞冲天的理想。而这个理想,最终是在“有蛮夷风”的蜀地得以实现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文翁小时候十分好学,但是家境贫寒,只能靠砍柴为生。尽管是平民子弟出身,文翁一直藏有一飞冲天的理想。而这个理想,最终是在“有蛮夷风”的蜀地得以实现。
赴任之前,文翁对巴蜀充满想象,他觉得这里应该是教育昌盛之地。然而当他跋山涉水,历尽千难万险到达蜀郡时,看到的却是一幅夷狄之境、化外之民的景象。在“好仁爱教化”的儒学传人文翁眼中,“蜀地辟陋,有蛮夷风”。
“名人大讲堂”9月7日开讲
文翁如何兴学化蜀,彻底改变民风蛮夷辟陋的习俗?9月7日晚7点半,“名人大讲堂”邀请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彭邦本做客四川省图书馆,为观众讲解文翁的公学与治水之道。
文翁出生在庐江郡舒城县(今安徽省舒城县)。舒城是春秋时的舒国,深受中原文化熏陶,尤其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淫。他曾到京城长安读书,通晓史书《春秋》。对于德才兼备,又有声望的人才,皇帝自然乐意征召,并授以爵禄。西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左右),文翁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担负起了治理蜀地的重任。受益于察举制,文翁在蜀地任职的时候,也运用了儒家思想中的举贤才措施。
彭邦本教授
文翁任蜀郡守之后实施的教育大计,首先就是从蜀中郡县政府机构选拔一批素质高的吏员到京城进修。儒家一贯主张举用和培养贤才,如儒学始祖孔子就不仅打破学在官府的旧传统,率先在民间办学培养人才,而且旗帜鲜明地主张为政应当选拔、举用人才。作为新时代杰出的孔门儒学传人,文翁到任蜀郡守后就贯彻了孔子这一思想。
《汉书·循吏传·文翁传》记载:“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才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
为了培养社会治理人才,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文翁首先通过类似察举的程序,从自己的属吏中选定优秀学员十来名,亲自担任教师,在短时间内加以突击性的强化训练。然后送往长安,让他们跟随博士,学习儒家经典、律令等。
为了培养这些官吏,文翁努力压缩蜀郡财政开支,用节省的经费购买蜀地特产,让学员带去京城。
两千年前的蜀地特产是什么呢?当年的蜀地特产,无非是一些铁刀、巢丝、织绸、煮盐、金银器、漆器等产品。文翁“带货”,一是传播蜀地物产,二是借此赏赐给学员们转赠博士,作为他们的培训学习经费。
几年以后,这些送往京城进修学习的“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
可见文翁对这批人才不仅全部加以重用,而且依次通过国家例行的察举途径,推荐到中央朝廷,且不乏后来官至郡守、刺史等封疆大吏者。如其中的张叔就不仅继承了文翁的《春秋》学术衣钵,且史载其仕途一路顺利。
除了选拔基层官吏送去长安求学,文翁如何在蜀地兴办地方官学?他喜欢招收什么样的学生,对蜀地的文脉兴衰有何影响呢?9月7日晚,彭邦本教授将在“名人大讲堂”娓娓道来,读者也可以通过封面新闻直播在线收看这场知识点满满的讲座。
文章来源:《求学》 网址: http://www.qxzzs.cn/zonghexinwen/2020/0907/630.html
上一篇:“求学圆梦”行动助我市职工提升学历
下一篇:机场送别为求学 假装坚强心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