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求学(教学教研版)》投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征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刊物[06/29]
少年走十天十夜求学,怎料学校不让进,偶遇校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924年2月, 粟裕 离家求学,至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只有短短三年半时间。在粟裕戎马一生,战斗一生,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这段时间所占比例是很小的。但是,这一短暂的
1924年2月,粟裕离家求学,至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只有短短三年半时间。在粟裕戎马一生,战斗一生,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这段时间所占比例是很小的。但是,这一短暂的岁月却十分重要,甚至非常关键,正是由于这段时期,粟裕确立了革命的人生观、共产主义世界观,才使得他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杰出的战略家。
好大的雪啊!地上的雪已经积得很厚了,可鹅毛般的雪花仍沸沸扬扬地下个不停。这在大江南岸实实在在是难得一见的。此时天色已渐渐地暗了下来,路上也已经看不到什么行人了。粟裕,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吃力地在雪地里奔跑着,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一边跑,一边茫然地看看四周,显然是迷了路,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路在何方。突然,一个跟头摔出去好远,他立即爬起,顾不得疼痛又向前用力跑去。在沅江旁的一个三岔路口,粟裕碰到一个讨饭老人,便向老人一鞠躬,打听去 常德 第二师范学堂该怎么走?
老人看了看他说:“给点吃的,我就告诉你。”
粟裕一怔,随即从怀里掏出一个糍粑,递给了老人。老人接过糍粑,顺手朝大路一指:“前面就是。”
粟裕又向老人一鞠躬,转身撒腿就跑。
老人手拿糍粑,感到了那少年留在糍粑上的体温,老人有些不忍心了,心想这孩子也许比我更饿吧。便挥手喊道:“伢子,快回来,还你糍粑。”
粟裕像根本没听见一样,跑得更快了。跑啊,跑啊!顺着大道,一口气跑到一个大院门口,紧闭着的大门旁挂着一个牌子,隐隐约约可见“省立常德第二师范学校”几个字。
粟裕一边拍打着大门,一边大声喊道:“请开开门,请开门呀!”
过了好大一会,里面才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你是几班的?叫什么名字?”
“我哪一班也不是,我是来求学的。”
“胡扯,你不报班级和名字,就休想进校门。”
任凭粟裕如何苦苦哀求,里面就是不予理睬。粟裕的声音也渐渐地有点嘶哑了,他无可奈何地看了看仍在下雪的天空与四周,心里盘算着,如何在这学校门口度过这风雪之夜。
此刻,有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朝校门走来,看了看这个正在敲门的孩子,很面生,因此颇有些惊奇:“怎么,没让你进去?”
“嗯。”
“你是哪一班的?”
粟裕低着头,不吱声。那个中年人也不再追问,便敲了敲门说:“大伯,请开门吧,我是国文老师李芙。”
“啊,你是李老师?”里面还是那个苍老的声音。
“是的,胡校长也马上就到。”
正当老人开门之际,后面的校长也走到了大门口。校长中等身材,五十来岁,穿长袍、戴皮帽,围着长长的羊毛围巾。由于天冷,校长的帽子压得很低,围巾又围得较高,所以看不清他的脸。他不紧不慢地迈着方步,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校长发现校门口居然还有一个未返校的学生,不禁十分惊讶:“同学,你是几班的?怎么这么晚才返校?”
“我是从外地赶来求学的。”
“这次招生几个月前就结束了,你先回去,等到下次招生时,你再来报考吧。”
“我,我从家里出来,走了十天十夜,好不容易走到这里,怎么可以回去呢?”
“你的家在什么地方?”
“湘西会同县伏龙乡,枫木树脚村。”
“怎么,你只身一人,经沅水,过芷江,翻过雪峰山,步行八百里,赶到这里来求学?”
“你叫什么名字?”
“粟裕。”
“粟裕,粟裕……”校长重复了好几遍。突然他说:“啊,你就是那个不来参加复试的备取生粟裕?”
校长这才借着灯光,仔细地看了看粟裕: 不高的身材显得消瘦而单薄。只有那深邃的目光中,闪烁着聪慧之光,此时,孩子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恳切地注视着自己。校长心中一震: 好聪明、好坚毅的孩子啊!
“胡校长,就收下他吧。”
“你说收下他?”校长看看李芙老师,又看看粟裕。
“好吧,粟裕同学,你就到第二十七班做个插班生吧,好好用功读书。”
“是。”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整整一年过去了。尽管天还是那么冷,雪还是那么大,少年粟裕,与一年前相比已是大不一样了。眼看快放寒假了,他现在正和全校师生一起,在大礼堂听校长讲话。
文章来源:《求学》 网址: http://www.qxzzs.cn/zonghexinwen/2020/092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