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求学(教学教研版)》投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征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刊物[06/29]
基层画像|寻甸山沟里闯出求学路的李家姐妹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经过五年攻坚克难,昆明市步入“巩固脱贫成果 决胜全面小康”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即日起,掌上春城推出“基层画像
编者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经过五年攻坚克难,昆明市步入“巩固脱贫成果 决胜全面小康”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即日起,掌上春城推出“基层画像?奔向小康的昆明逐梦人”深度系列报道,通过走访那些耕耘在乡间地头乘风破浪、砥砺奋进的基层干部群众的生动故事,弘扬他们用勤劳智慧率先甩掉穷帽子、在小康路上奋勇拼搏的逐梦精神。
掌上春城讯2017年,倘甸镇碑庄村的李仁典与妻子郝叶珍在自家老宅的后面盖起了一座3层高的小楼,古铜色的双开防盗门,擦得光亮的推拉式玻璃窗,水泥墙面贴上了灰色与橙色相间的瓷砖,说不上气派,却也是简洁温馨。
听说了记者要来,郝叶珍特地把头发梳的整齐,尽管首饰不多,还是郑重地戴上了一条女儿送她的项链,换上一件清爽干净的T恤,T恤中间的印花是“2017”,正是李家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的那一年。
老房子里的旧日子
碑庄村隶属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倘甸镇,距县城虽然只有87公里,却间隔了数座连绵不断的大山。李仁典和郝叶珍结婚时盖起的老房子距离李家现在的新居还不到10米,却像是两个世界。
老房子是土木结构,原木横梁经过30多年的风吹雨淋结满了霉点,除了结灰的蜘蛛网甚至还有一个鸟巢,谁也说不清小鸟飞是什么时候进来安家。即使在阳光明媚的上午,屋里也是昏昏暗暗的,一盏节能灯泡就这么明晃晃地悬在梁上。
盖起新屋后,李家人的日常起居基本都转移到了设施设备齐全、窗明几净的新屋里,老宅里除了堆放些杂物还挂着几个相框,框里是一家四口的老照片,出现频率最多的正是两个女儿李聪(化名)和李慧(化名)。
一家人扛起的求学路
1992年、1993年,大女儿李聪和小女儿李慧相继出生,孩子的出生为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负担”。夫妻两都没怎么读过书,养猪就是这个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别说买新衣服了,温饱有时候都成问题。”瘦小黝黑的妻子郝叶珍回忆着,“猪也不好养,经常就是月底跟亲戚邻居借几十几百周转一下,下个月月头有钱了又还上,到了月底,又得借点来周转,没完没了的。”村里人都不富裕,可是能帮衬的都互相帮衬着。但生活再难,两人都没想过让孩子辍学,只要她们愿意读,家里就努力供。
终于这么周转着把两个孩子供到了大学门口,夫妻两的一口气还没松下去又提了起来。2012年,李聪走进高考考场,却因为身体原因发挥失常,与理想中的学校失之交臂。一家人坐在老房子昏暗的客厅里都低着头不说话,气压低到了极点,李聪成绩好,正常发挥肯定能考上,但懂事的她说不出口,她知道再交一年学费对家里来说意味着什么,何况明年妹妹也要高考了。
“再读一年!”李仁典先开了口,“要读就去县城里读,好好的,安心读。”去寻甸县城复读,一年的学费就要6800元,即使过了8年这笔“天价”李仁典仍记得清清楚楚,难却不能退,孩子不能再留在这个小山沟沟里,她们有外面的世界。李仁典和妻子狠下心卖掉两头猪为大女儿筹齐了复读费,让李聪独自背着行囊上路了。
为孩子种下梦想的“绪叔叔”
那些年的日子难却不苦,姐妹俩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懂事听话又相亲相爱。昆明市检察院作为村子的对口帮扶单位,帮产业、帮贷款、帮技术,村里时常能见到帮扶干部的身影。而李家对口帮扶的干部,孩子们口中的“绪叔叔”正是昆明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绪伟。“孩子们读书顺利吗,有什么困难?”绪伟一到家里就端着茶杯和夫妻俩拉家常,帮两姐妹检查功课。
两个女儿都快要高考,绪伟又帮着选学校给建议,“我想学中医,像我老爹一样当医生!”从小跟着爷爷长大的李聪自小就有着和爷爷一样的梦想,而李慧却不大爱谈对未来的憧憬,不谈却不代表没有,那个时候早就有一颗梦想的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如今的李慧进入寻甸县检察院工作,把“绪叔叔”传递给她的梦想继续传承了下去。
文章来源:《求学》 网址: http://www.qxzzs.cn/zonghexinwen/2020/1104/864.html
上一篇:山里娃,求学路更宽
下一篇:6岁求学,16岁考入清华,却因爱上好友妻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