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求学(教学教研版)》投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征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刊物[06/29]
用爱照亮175个孩子求学路的“阿塔”,是一名退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阿塔”,在哈萨克语中是“爸爸”之意。被170多个孩子叫爸爸,会是什么感觉?对沈建佳来说,答案无疑是幸福和欣慰。在过去的30多年里,沈建佳先后帮扶资助了175名贫困学子,也
“阿塔”,在哈萨克语中是“爸爸”之意。被170多个孩子叫爸爸,会是什么感觉?对沈建佳来说,答案无疑是幸福和欣慰。在过去的30多年里,沈建佳先后帮扶资助了175名贫困学子,也成了170多个孩子的“阿塔”。2021年11月沈建佳荣登“中国好人榜”,他的感人故事走出家乡,传遍全国。
助人为乐的美名四处流传,身边的人也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点赞,可对沈建佳来说,再大的荣誉,日子仍与往常无二。“唯一想做的就是想着法儿把孩子们照顾好,陪伴他们度过人生中最重要的这段艰难岁月。”一如他的童年,有束光照在了他的身上。后来,他也想成为点灯的人。
儿时温暖系心间 助学帮扶报恩情
沈建佳是特克斯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退役军人。1979年沈建佳光荣入伍,参军之初,他便下定决心要做像雷锋一样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的普通一兵。繁重的任务训练之余,他常利用休息时间帮战友们洗衣、修鞋,到驻地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照顾孤寡老人。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他被部队授予了“雷锋标兵”称号。他的老连长曾这样评价他:“沈建佳在帮助别人时,有一种倾尽全力的信念,很真诚、也很感人!”而这份倾尽全力的信念,源于他曾经获得的温暖。
两岁那年,沈建佳随着父母来到了特克斯县,家里兄弟姐妹6个,一大家子日子过得很艰难,周围邻居们时常会向他家伸出援手。“邻居你端一碗饭、我送一袋杂粮,支撑着我们一家挨过那段艰难的日子。”每每回忆起童年,邻居的关心、乡亲们的援助,都让沈建佳感觉无比温暖。长大后的他暗下决心,要把这份爱心一直传递下去,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帮助,感受到他曾感受到的温暖与爱。
1987年的一天,从部队转业的沈建佳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在县电影院门口看到有一个学生倒在地上昏迷不醒,沈建佳见情况危急,急忙将学生送到县医院抢救,并支付了全部医药费用。
从此,他对县城里来自农牧区的学生有了特别的关注,发现共有6名哈萨克族学生因家住60多公里以外,家中无力承担租房费用,上学成了大问题。
沈建佳又和妻子商量想把这6个孩子接到家中,免费提供吃住,方便他们上学。妻子一开始是反对的,日子本来就不太宽裕,一下添6张嘴吃饭,生活压力太大了,更何况家里凭空多了6个人住,拥挤不堪,实在是不太方便。
沈建佳就拉着妻子天天谈心,被磨久了,妻子渐渐的也就心软松了口。于是,沈建佳又专程找到这些孩子的家长商量,在征得同意后,把6个孩子接到家里,承担起他们吃、住、用一切费用,一直供养他们直到考上大学。
也是从那一年起,他将儿时邻居们给予的温暖,源源不断地化作了帮助困难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动力。
默默三十载付出 换来百余声“阿塔”
从小失去双亲的维吾尔族姑娘阿尔曼,是沈建佳第173个“孩子”,因叔叔无力抚养,被沈建佳接到家中,这个一度患上自闭症的孩子也慢慢接受并融入这个“大家庭”。她总说:“我长大了,也要向沈爸爸学习帮助别人,回报沈爸爸、回报社会。”
事实上,在过去的30多年里,沈建佳累计拿出自己的全部工资近100万元,先后让来自13个民族的175个孩子在他家里无偿吃住,帮助他们完成了学业,也组建起了一个不同民族、不同姓氏的“温暖大家庭”。
“他们有的考取了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一到放寒暑假都会来我这里,围着问有没有什么需要他们帮着做的,也会利用假期时间辅导学弟学妹们……”提起那些已经考上大学的孩子们,沈建佳如数家珍,脸上总是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除了帮助家里的孩子们,沈建佳还不忘那些家外的学生们。2012年9月,他认识了县双语中学高三年级柯尔克孜语12班的41名学生,这些孩子大都来自偏远牧区,家里条件都不太好。于是,他向老师了解了学生们衣食住行方面的困难,并想办法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缺少书本、钢笔等文具了,他就帮他们买回来;有的学生没有回家的路费,他就帮忙买车票,没有了伙食费,就分批叫到家里来为他们改善伙食。遇到文化底子薄的学生,他便义务担负起他们的校外辅导员,辅导孩子们的功课,还时时处处教育他们要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就这样一直陪伴他们到高中毕业参加高考。高考的那几天,他像所有的父亲一样,在校门口守着“自己的孩子”。在沈建佳的陪伴帮助下,最终41个学生中有35人考取了疆内外各类大专院校,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文章来源:《求学》 网址: http://www.qxzzs.cn/zonghexinwen/2022/0325/1393.html
上一篇:交警护航学生“求学路”
下一篇:香港立法会议员梁美芬:不忘北京求学初心,一